臺東廢墟學院為於2014台灣設計展的所在地,臺東糖廠的製糖大工廠內。
廢墟學院的核心位在廠內的蒸發罐區,並由此向整個廠區擴展,逐漸佔滿整個廠區。核心區還設有廠內的社區花園,為廢墟學院工作坊與工作室提供多功能研究和教育空間。花園上方的屋頂遮板被選擇性地移除了幾塊,目的是為了讓雨水能夠進來。
除此之外,原有的屋頂和集水系統,也用以收集雨水以利灌溉。所有的地面都鋪設木頭或土壤,人們可以赤腳在這部有機機器內行走。
臺東廢墟學院以臺東原住民的在地知識為核心,並將此有機知識轉化成生物城市主義的設計方法學。在地的原住民部落仍然保持人和自然親密共生的生活方式,頑強地抵抗著現代人的工業化控制。
廢墟之所以是廢墟,是當人造之物變成自然的一部分時,即為廢墟,而人和自然之間的生物性聯結也將邁向「第三代城市」。